


校本資優教育政策
(一) 目的
1. 有規劃地發展資優的學生,為他們拓闊視野、豐富經驗,幫助他們追求卓越。
2. 採用多元智能的概念,提供多元化及有系統的校本資優培訓課程,充分發展能力較高的學生及資優學生的潛能。
3. 培養學生高層次思維、提升他們的創造力及社交能力。
(二) 資優教育架構
根據教育局的三層架構推行模式,開展的資優教育培育計劃以照顧資優學生學習及情意需要。
(三) 校本資優教育架構及課程
推行層次 | 對象/形式 | 校本課程內容 | |
第一層次 (I A) |
所有學生 於正規課程內進行 |
中文科 |
1. 利用思維圖分析課文及寫作 2. 童書、圖書教學, 訓練多元化思考 及啟發創造力 3. 戲劇教學 |
英文科 |
1.Note-taking skill* 2.Reading strategies* |
||
數學科 |
1. 筆記:y-檔案 |
||
常識科 |
1. 專題研習 2. 思維策略滲入課業 3. 科技探究日 4. 戶外學習 5. 配合STEM的戶外考察 6. 校外學習計劃(HKU CITE) 7. 主題學習日 |
||
第一層次 |
在某學科或特定範疇 表現較突出的學生 於日常課堂日子內進行 |
中文科 |
校內作文比賽 |
英文科 |
寫作課分組教學 |
||
數學科 |
校內數學比賽 |
||
體育科 |
早操示範員 |
||
電腦科 |
IT小助手 |
*Reading strategies
Level | Focus |
P.1 | Using prior knowledge; Predicting the story |
P.2 | Predicting the story; Skimming and scanning |
P.3 | Asking questions; Making connections |
P.4 | Making connections; Inferring |
P.5 | Visualising the story; Summarising the story |
P.6 | Summarising the story; Synthesising your knowledge |
*Notebook
|
推行層次 |
對象/形式 |
校本課程內容 |
|
第二層次 |
有特別才能或學科表現出色的 學生
以抽離方式於課後時間進行 |
中文科 |
辯論校隊訓練、獨誦訓練、小組戲劇 教育、校外投稿 |
英文科 |
English club( Ambassadors) Pull-out class(Writing lessons) Helpers of English Fun Day |
||
數學科 |
奧數校隊訓練 奧數拔尖班 Rummikub興趣班 數學角服務生 |
||
常識科 |
常識小領袖 | ||
普通話科 |
普通話集誦 | ||
第二層次 |
某個特定範疇表現出色的學生
以抽離方式於課後時間進行 |
視覺藝術 |
書畫班、藝術大使、水彩畫、 麫粉公仔 |
音樂 |
敲擊樂校隊、手鐘校隊、爵士鼓校隊、中國戲曲隊、長笛、詩班 |
||
STEM |
機械工程師、機關王校隊訓練、 編程機械人 |
||
領袖才能 |
童軍、交通安全隊、公益少年團、 糾察隊 |
||
體藝才能 |
各項球類校隊、中國舞校隊 | ||
說話及表達 才能 |
校園小記者、小司儀訓練、戲劇比賽 訓練班 |
||
靈育 |
侍從隊 |
推行層次 |
對象 |
校本課程內容 |
|||||||||||||||||
第三層次 |
特別資優而校內資源未能滿足其學習需要的學生 |
1.參與校外資優課程,如中文大學、
2.參與各類型的校外比賽或訓練:
新加坡英語及科技探索之旅 上海科技與歷史探索之旅 南京歷史文化探索之旅 |
本地資優教育或支援 |
資優課程 |